01
沈艺遇见郑秋明时,才18岁。
那时,她跟父母住在水库边上,她爸不是那种老实种地的人,总想从偏门赚钱,于是在水库边盖了房子,建了养鸡棚,靠卖鸡蛋为生。
当时有传言说水库要规划景区,经常有人来勘测,郑秋明就是其中之一。
正值暑假,沈艺在水库边的一棵大树下乘凉,看言情小说。
郑秋明背着双肩包从车上下来,到了树下,礼貌地问她:“你好,请问这里有没有小卖部啊?”
沈艺抬头,只见他穿了一件灰蓝色的衬衫,戴着眼镜,斯斯文文的。
她摇了摇头,又问:“你要买什么?”
他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买水,这天太热了。”
沈艺犹豫了一下,说:“这附近没有商店,去我家喝吧。”
当时,爸妈都不在家。
郑秋明长得斯文,一副读书人的样子,所以她没有防备,大胆把他领回家喝水。
这一领,从此改变了他们的人生。
02
那年,郑秋明22岁,刚刚大学毕业。
他学的土木工程,在一家建筑公司实习,被派来这里参与景区别墅的建设。
因为和沈艺的喝水之缘,就算是相识了。
后来,施工队正式进驻,他也在水库边上的铁皮房住了下来,下了班就沿着水库散步,偶尔路过沈艺家门口,见了她也会打招呼。
得知沈艺刚高考完,就问她报的什么学校,也会聊一聊有趣的大学生活。
03
他的眼睛大而清亮,讲话的时候,眼睛里闪烁着光芒。
沈艺对上他的眼睛,忽然之间,心跳仿佛漏了几拍,之后她都不敢再直视他的眼睛了。
一个月下来,白白净净的郑秋明变得黑黢黢,沈艺见了他就想笑,又不太敢笑。
他挠挠头:“男人就是要黑一点才好。”
施工队里都是男人,附近除了沈艺妈妈,就她一个姑娘,每次她路过工地,那些工人吹口哨的吹口哨,起哄的起哄。
沈艺才18岁,自然也有女孩子的虚荣心,有时就会特地装扮一下,穿上漂亮的裙子,但她的目光只在郑秋明身上。
04
沈艺喜欢上了郑秋明。
喜欢看他穿着工装戴着安全帽的样子,喜欢看他指挥工人们施工,也喜欢他跟她打招呼时挥动的手臂。
总之,每次她都能以最快的速度搜索到他的身影。
男女之间一旦产生情愫,是会有默契的。
沈艺能感觉到郑秋明也喜欢她,但是因为年龄和其他原因,或者时机没到,不能捅破这层窗户纸。
大家只能像朋友一样,偶尔打个招呼,或者远远看上一眼。
感情在这种时候,往往才最动人。
05
暑假结束,沈艺要去外地读大学了。
走前那一晚,她满脑子都是郑秋明,翻来覆去睡不着。
她站在窗前远远看着工地上的灯火,清楚的知道哪一盏是郑秋明房间里的。
一直等到灯光全都熄灭,她才哀哀地叹了口气。
她有些后悔,没早点表明心迹,或者没鼓起勇气要他的联系方式。
就这样胡思乱想着,懊恼地睡了。
06
不知过了多久,她忽然被一阵细微的敲窗声惊醒,她犹疑地打开窗,没想到是郑秋明站在窗外。
此刻,天还未大亮,他穿着单薄的衬衣站在窗前,身后是大片还未苏醒的水库,透着微微的亮光,远处是若隐若现的群山。
沈艺愣在那儿,郑秋明小声说:“那个,我只是起得早来散步,然后顺便来给你告个别。”
沈艺心里一喜,低声说了句“谢谢”。
郑秋明又说:“祝你大学生活愉快。”
沈艺连连点头,看郑秋明要走,她忽然叫住他:“嗯,你会在这里呆多久?”
郑秋明还没来得及回答,就听见沈艺爸妈房间里传出开门声,郑秋明只好转身走了。
07
沈艺关上窗,躺回到床上,蒙上被子,心快乐的飞起,她知道他肯定是特地来告别的。
虽然还不知道未来如何,但此刻的见面,意味着他的心意和她一样,这就够她欢喜很久很久了。
天亮后,工地已经开工,沈艺爸爸骑摩托车送她去镇上坐班车,她远远看了一眼郑秋明,悄悄的挥了挥手。
她知道,他一定看到了。
08
开学后,沈艺每个周末都去学校外的电话亭给父母打电话,从电话里了解到一些工地的进程,知道郑秋明还没走,她就会稍稍安心些。
她想,等一放寒假就回去,就可以见到他了。
谁知还没到寒假,就在电话里听说,老家下了场很大的雪,工地停工,工人们都放假走了。
沈艺的一腔热情,瞬间熄灭。
她忽然觉得天大地大,人海茫茫,再没有他的消息了。
那个春节,沈艺过得一点都不开心,别墅的外立面已经建好,她站在那里,脑海里全是郑秋明的身影。
09
寒假结束,沈艺回了学校,依旧每个周末打一通电话回去。
爸妈说工地又开工了,她拐弯抹角地问起郑秋明。
爸爸说,那个戴眼镜的没来,只剩工人施工了,等夏天就会开放景点,到时候他们就在景点门口摆个摊卖土鸡蛋,准能发财。
沈艺听着爸爸的发财梦,心底蔓延起深深的难过,她想,她再也不会见到郑秋明了。
一晃两年过去了,沈艺升至大三。
爸爸期盼的景区始终没有开放,那栋漂亮的别墅也一点点旧了。
而沈艺藏在心底的人,却依然清晰无比。
10
那天,她正在宿舍看书,宿管上来说有人找她,她走到校门口,远远就看见了郑秋明。
沈艺以为自己在做梦,怔怔地站在那儿,直到他叫了她的名字。
站在他面前,沈艺还一阵恍惚,怎么也没想到会以这样的方式见面。
只听见他说,公司正好有个工程在这个城市,他想起她在这里读书,就来看看她,打听了好久才找到。
沈艺不知怎么接话,又不希望他很快走掉,于是要请他吃饭。
两人就在学校门口的小店里吃馄饨,聊着彼此的近况。
原来他已经去过很多城市,参与过很多工程,不再是初出茅庐的实习生了。
沈艺很替他开心,也替自己开心。
11
那天,沈艺问他工期要多久结束?郑秋明说,是个挺大的路桥工程,怎么也得一年半载的。
沈艺心里偷偷乐着,眼角眉梢都是笑。
走之前,她把寝室里唯一有手机的室友电话给了他,郑秋明也留了他的手机号码。
之后,郑秋明每天都会打来电话。
周末,沈艺也会去工地看他,两人虽然没明说,但在别人眼里,俨然是一对小情侣了。
但是,他们一直不知该如何突破这层关系,直到一个周末,沈艺去工地时,下起了大雨。
沈艺留了下来,就在这晚,他轻轻的吻了她。
两人慌里慌张的,但这一吻,总算确定了关系。
12
谁知那天深夜,铁皮房外竟然有动静,黑暗中有人在偷听墙角。
沈艺吓懵了,又羞又怕。
郑秋明就一直抱着她,陪她聊天到天亮。
也是那晚,她才知道,郑秋明是为了她,才来这座城市参与这次工程的。
他问她:“也许以后,我还会这样,全国各地跑,没办法跟你在一起,你愿意等我吗?”
沈艺毫不犹疑地点点头。
那一年的他们特别快乐。
郑秋明格外细心,对她百般呵护。
他会隔三差五的给她送去水果和零食,让宿舍姐妹们一起分享。
会在她生理期的时候,给她买来红糖和卫生巾。
也会在工地小小的铁皮房里,用电锅给她炖排骨。
饭后,俩人去散步,光明正大地牵手,接吻,一切都美好得不像话。
13
一年后,工程结束,郑秋明又被派去了云南。
走之前,他给沈艺买了一部手机,是那时刚出的彩屏诺基亚,两人可以时时刻刻保持联络了,每个月都是高额的短信费和电话费。
他怕沈艺不好好吃饭,每月给她寄来生活费,后来干脆连她的学费都承担了,沈艺自己也去做兼职,攒了钱就跑去他的城市,给他一个惊喜。
毕业后,沈艺找到了工作,两人见面的时间越来越少了。
聚少离多,沈艺多多少少会缺乏安全感,两人的感情也开始摇摇欲坠。
尤其是听公司的同事说,在工地的男人,大多都会不甘寂寞,沈艺也开始疑神疑鬼了。
14
他们开始吵架,大多都是沈艺在吵,郑秋明性子好,等她发完脾气,再好好安抚她。
有一回吵得特别厉害,郑秋明说:“要不,我们结婚吧。”
沈艺愣住,郑秋明说:“我想过了,我们结婚的话,你会不会安心一点,只要你愿意嫁给我,我一定不会辜负你。”
沈艺没想到,他会忽然求婚,又感动又慌乱。
周末,她想回老家跟父母说这件事,爸爸说景区又要开始动工了,装修好就真的开放景点了,到时候他们的土鸡蛋会供不应求。
沈艺没心思听,犹犹豫豫地说了她和沈秋明的事,她想郑秋明有专业,收入可观,人好,他们一定会答应。
没想到父母会反对,妈妈说:“郑秋明的工作要全国各地的跑,这样的人在外面乱得很。”
沈艺说:“他才不会。”
爸爸抽了口烟,用蔑视的口吻说:“你还小,不懂男人。”
沈艺说:“但我就是知道他不是那样的人。”
妈妈说:“姑娘,我跟你说,赚得多有什么用,常年分居的日子不好过啊,虽然你爸没什么出息,但我俩一直在一起啊。”
15
沈艺把爸妈的担心告诉郑秋明。
他说:“你爸妈的担忧,我都能理解,可是我的工作性质就是这样啊。”
沈艺当然明白也理解,只是父母的偏见,一时半会也无法消除。
不久后,沈艺带着父母去了一趟云南,去看了郑秋明的工作,告诉他们,她确定自己这辈子非他不嫁。
沈艺爸爸难得的正经,他说:“既然你决定了,我们也不能再反对,如果将来他欺负你,大不了你回家,爸养你,等景区一开放,咱们就能发财了。”
前半部分,沈艺还感动的要哭,听了后半句却又“扑哧”笑了起来。
妈妈说:“我不反对,是因为我看他对你是真心的,在建别墅那会儿,我就看出来了,你去上大学那天,他是不是还来看你了?你以为我跟你爸没听见啊。”
沈艺顿时羞红了脸。
16
一年后,郑秋明和沈艺结婚了。
婚礼是在那栋别墅前举行的,郑秋明找人布置的户外婚礼,简单但浪漫。
婚礼上,郑秋明当着所有来宾的面,跟沈艺的父母,郑重其事地表了态。
“爸妈,我知道你们不放心我在外面跑,我已经想好了,等攒够在市里买房子的钱,我就不干这行了,我已经考了建造师,回来找个公司上班,我和沈艺会经常回来看你们的。”
沈艺感动得眼泪横流,妆都花了。
郑秋明一直这样,从来不会什么花言巧语,都是实实在在的承诺。
沈艺的父母,也感动得不行,底下的亲朋好友更是一片掌声。
17
结婚半年后,沈艺怀孕了。
她总是一个人去产检,看着别人都有老公陪,难免会心酸,会跟郑秋明发脾气,每次他都在电话那端好脾气的安抚她。
沈艺生孩子时,郑秋明仍然不在身边,生产并不顺利,先是顺产,后来又转了剖腹产。
孩子生下来的第二天,郑秋明终于赶回来了。
而且,这次他回来后,就再也没走了。
他辞了职,专心伺候沈艺坐月子,她有些轻微的产后抑郁,他担心得要命,日日夜夜的守着她。
还好,有了郑秋明的陪伴呵护,她渐渐痊愈了。
18
女儿2岁的时候,水库的景区终于开放了。
沈艺爸爸果真在景区门口卖起了土鸡蛋,还带游客参观养鸡场,像他预料的那样,鸡蛋真的供不应求。
每逢周末,他们都会从城里回去,帮爸妈卖鸡蛋。
有时候,有朋友来,沈艺也会特别骄傲地说,这栋别墅是她老公参与建设的,也是他们定情的地方。
其实,她知道,郑秋明是真的喜欢搞建筑,只是为了她才放弃了。
而且,她也喜欢看他在工地上指挥的样子,仿佛在指点江山,意气风发。
女儿上幼儿园之后,沈艺提出让郑秋明继续去跑工地,做他自己喜欢的事。
郑秋明说:“那你和女儿怎么办?”
沈艺说:“我们在家等你啊。”
对于她的信任和支持,郑秋明特别感动,但他却抱着她说:“可是,我已经习惯在你和女儿身边了,你们俩比什么都重要。”
这回,换成沈艺感动了。
他们靠在彼此怀里,紧紧的拥抱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