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肯山,一座高度凌驾于所有吴哥古蹟的建筑物。这边是各国观光客到吴哥地区最喜爱看夕阳的地方。每当夕阳西沉,在巴肯寺顶端的平台上总是涌进许多的观光客,所以来这边参观,记得要五点左右就上山,避免游客太多雍塞不通。
巴肯寺是 9 世纪时吴哥王朝国王耶输跋摩一世建都吴哥后第一座建立的祖宗宗庙。巴肯寺建立于吴哥窟西北 1.5 公里处的一座小山丘 (巴肯山),从巴肯山上可以俯瞰整个吴哥地区。巴肯山高约 67 公尺。
巴肯寺的结构是以印度教信仰之概念所建造而成的,象征著须弥山。依照山势的地形,一层层方正的平面空间及石墙砌造,向山顶上延伸并逐渐缩小,共有五级台基。
最底层的面积 76 平方公尺,最上一层的面积是 47 平方公尺,就如同是“山”的形状,越接近顶端,石阶就越为陡峭。庙山顶部的五座宝塔,象征须弥山的五座山峰。
巴肯山脚下有四座红砖建造的塔门,每层石阶左右,守护着一对坐狮,有些石狮已破损。其中在东、北、西三面各有通道可供登上山顶,等于把整座巴肯山都规划成一座寺庙。
巴肯寺特色
吴哥地区唯一建立于山上的宗庙。建都吴哥后第一座建立的祖宗宗庙,共 108 座宝塔。每座宝塔皆是舍利塔,存放骨灰用。看夕阳的好地方。巴肯山不高,约 67 公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