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芽庄古称“古笪罗”(Kauthara),又译“古笪”,是占婆王国的一个组成国,其统治区域位于今日富安省至金兰湾沿岸一带。其都城杨浦那竭罗城(Yanpunagara)占婆人的信仰,深受外来的婆罗门教、佛教等宗教的影响。
不过除此之外,占婆人原有其本土信奉的神灵,如在南部的古笪地区,便有信奉释利摩落陀古笪罗(Çri Maladakuthara),即为其中一个能够保存旧名的神灵。占婆大多数的原有旧神,都被婆罗门教诸神所代替,例如女神杨浦那竭罗(Yan Pu Nagara),便与婆罗门教里的大自在天之妻婆伽婆底 (Bhagavati)所取代,位于今日芽庄市附近。
8世纪左右,占婆的统治中心从北部移到南部,古笪罗开始兴盛。波那加塔也在这个时候开始建立。不过该地区曾多次受到马来、爪哇海盗的袭击。
1471年,占婆失去了毘阇耶和阿摩罗波胝之地,古笪罗和宾童龙之地被封给了宾童龙占城国。
1653年,广南阮主阮福濒攻打宾童龙占城国,占婆王巴弼被迫将古笪罗之地献给阮主。以其地置宁和、延庆两府。
对大自在天王的奉祀,占婆人会制作其像,面部用金覆盖。而大自在天王的妻子,占婆人称为婆伽婆底(Bhagavati),与本土信仰里的女神杨浦那竭罗(Yan Pu Nagara)混而为一,占人对之亦相当崇敬,设有专祠来奉祀。
从1653年到19世纪,芽庄还是一个荒凉的地方,有许多野生动物(例如虎)。
法属印度支那时期的芽庄市地图
法属印度支那时期,芽庄成为法国公使座驻地,是事实上的庆和省莅。
1937年5月7日,殖民政府设立芽庄市社,下辖春勋坊、芳沟坊、万盛坊、芳柴坊、福海坊5坊。
1958年1月27日,南越政府废除省辖市社制度,芽庄市社分设为芽庄东社和芽庄西社2社,划归永昌郡管辖。
1970年10月22日,永昌郡以芽庄东社、芽庄西社、永海社、永福社、永长社、永原社6社和永泰社福海邑、永合社永恬下邑、永玉社玉草邑、玉会邑、炉禁邑5邑及海边岛屿析置中央直辖市芽庄市社,下辖第一郡和第二郡。
1971年6月5日,芽庄市社划分为11区庯,第一郡下辖永海区庯、永福区庯、玉合区庯、万盛区庯、维新区庯5区庯,第二郡下辖永原区庯、永长区庯、芳柴区庯、新福区庯、新立区庯、福海区庯6区庯。
1972年8月22日,区庯更名为坊。
1974年9月3日,海边诸岛分别划归第一郡永海坊和第二郡永原坊管辖。
1975年4月2日,越南南方共和国接管芽庄。4月6日,庆和省军管委员会将芽庄市社分设为第一郡、第二郡和永昌郡3郡。
1975年9月,第一郡和第二郡合并为芽庄市社。
1976年2月,芽庄市社划归富庆省管辖,并成为富庆省莅。
1977年3月10日,芽庄市社改制为芽庄市;永昌县永泰社、永盛社、永中社、永良社、永芳社、永合社、永玉社7社划归芽庄市管辖。
1978年3月27日,新经济区设立福同社。
1989年6月30日,富庆省重新分设为富安省和庆和省;芽庄市划归庆和省管辖,并成为庆和省莅。
1998年11月19日,福海坊析置福隆坊。
1999年4月22日,芽庄市被评定为二级城市。
2002年3月15日,永海坊析置永和坊。
2009年4月22日,芽庄市被评定为一级城市。